誰也沒有想到,四川省自貢市的大山鋪竟然挖掘出了一座宏偉的“恐龍公墓”,并且以埋藏豐富、保存完整而令世人矚目??墒?,誰又知道如此浩大的“恐龍公墓”是怎樣形成的呢?
大山鋪恐龍墓
1977年,中國四川省自責市郊的大山鋪,一塊不大的土地上,一群人拿著精巧的工具,小心翼翼地翻開土層,謹慎地從土層中清理出塊塊形狀各異的白色石頭。隨著這些白色石頭的出土,一聲聲驚嘆不停地回蕩在人群中。這塊土地,正是自頁市大山鋪的一個化石挖據(jù)點。工作人員僅僅挖掘了這一小片土地1/6的面積,就發(fā)現(xiàn)了大量侏羅紀中期的恐龍類及其他共生的脊椎動物化石。
這種大量恐龍遺骸集中埋在一處的現(xiàn)象, 在世界其他一些地方, 甚至在中國的內(nèi)蒙古和遼寧,也同樣發(fā)現(xiàn)過,科學家稱這些地方為“恐龍公墓”。
科學家認為,恐龍公墓的形成源于某種突然爆發(fā)的自然災難,使聚集一處的恐龍迅速死亡、埋葬地。因為恐龍尸骨埋得快,大量不同品種的恐龍會保持死亡瞬間的狀態(tài),所以恐龍公墓中往往保存有眾多種類非常完整和比較完整的恐龍化石骨架,具有巨大的科學價值。
與其他的恐龍公墓一樣,大山鋪恐龍公墓之中也不是只有一種恐龍,在已經(jīng)發(fā)掘的數(shù)千平方米的范圍內(nèi),科學工作者獲得了上百具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的化石骨架,從水生的軟骨魚類,到陸生的爬行動物,應有盡有,形成了座天然的侏羅紀古生物博物館。
這些恐龍化石骨骼有完整的,也有零散的,它們重疊堆積,交錯地羅列在一起,仿佛可以使人透過歷史的年輪直接感受沉積在古老歲月中的蒼涼與恢弘。
各執(zhí)一詞
這個神奇的公墓是如何形成的呢?自大山鋪恐龍公墓發(fā)現(xiàn)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眾多的科學家。
有的科學家認為,一些未知的自然環(huán)境變遷,可能使大山鋪地區(qū)形成了許多含砷量過高的植物群落。大批的植食恐龍食用了這種含砷量過高的植物,中毒死去,使整個恐龍群落的食物鏈斷裂,導致大量肉食恐龍隨即集體餓死。再后來,洪水的爆發(fā)把恐龍尸體埋藏在較為平靜的沙質(zhì)淺灘環(huán)境里,最終形成了今日我們看到的恐龍公墓。
還有的科學家則認為,大山鋪的恐龍是在異地死亡之后被搬運到此地埋藏下來的。這從恐龍遺骸的完整度上就可見一斑,大山鋪的恐龍化石雖多,可保存完整的卻比較少。如果是原地埋藏,大多數(shù)的恐龍化石無疑應該是完整或比較完整的。其次綜觀化石發(fā)掘的地理情況,越是接近上部巖層,小化石越多,其中還夾雜著不少魚鱗、牙齒的化石,這從一個側(cè)面說明大山鋪恐龍化石經(jīng)歷了長久的搬運過程。
既然具有這么多的證據(jù)支持,那么是不是可以肯定異地埋藏論成立?事實并非如此,大山鋪恐龍公墓中埋藏著各種各樣的恐龍,有擅長飛行的翼龍,有生活在水中的蛇頸龍,有活躍于較高臺地上的鳥腳類恐龍,也有棲息在湖濱平原上性情溫和的蜥腳類恐龍。這些恐龍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環(huán)境有著極大的差別。那么究竟是什么神奇的自然力量,可以同時影響到種類如此繁雜的恐龍,使它們死后集中埋葬在一起呢? 簡單的洪水沖刷和地質(zhì)變遷顯然都很難對其進行解釋。直到如今,四川恐龍公墓形成之謎,仍然設有解開。
© 2018-2025 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23866號-1 技術支持:四川百信智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
川公網(wǎng)安備51030002000230號